睡眠障碍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较大元凶之一
2021-06-03 16:53:55
长期睡眠障碍不仅会降低人体抵抗力,还增加了罹患各种疾病的风险,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阿尔茨海默氏症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每晚睡眠限制在7小时以内的老人,大脑衰老可推迟2年。而长期睡眠超过7小时或睡眠不足都会导致注意力变差,甚至出现老年痴呆,增加早亡风险。
今年的3月21日是19个世界睡眠日,中国睡眠研究会将其主题定为“健康睡眠益智护脑”。虽说如此,但睡眠健康在如今对很多人而言却是一种奢侈。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世界约1/3的人有睡眠问题。近日中国睡眠研究会在北京发布的《2021运动与睡眠白皮书》显示,当下中国有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其中老年人睡眠障碍发生率占56.7%。
长期睡眠障碍不仅会降低人体抵抗力,还增加了罹患各种疾病的风险,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阿尔茨海默氏症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每晚睡眠限制在7小时以内的老人,大脑衰老可推迟2年。而长期睡眠超过7小时或睡眠不足都会导致注意力变差,甚至出现老年痴呆,增加早亡风险。
尤其随着中国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将会成为整个社会重点关注领域。这也将极大地考验中国睡眠企业提供睡眠多元化场景解决方案的能力。
1、老龄化加快,老年人睡眠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中国的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老龄化趋势不可逆转。2020年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约有1.8亿,约占总人口的13%;2025年“十四五”规划完成时,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将超过2.1亿,占总人口数的约15%;2035年和2050年时,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将达到3.1亿和接近3.8亿,占总人口比例则分别达到22.3%和27.9%。如果以60岁及以上作为划定老年人口的标准,2050年中国的老年人口将接近5亿。
这意味着,5亿老年人口的健康问题将成为国家未来30年内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障碍也会更加多发,研究显示,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失眠经验者高达50.8%,研究人员观察16-83岁的男性受试者,发现他们从中年到80几岁之间,平均每增加10岁就减少了27分钟的睡眠时间。相比于婴幼儿14-20h,成年人需要7-8h的睡眠时间,老年人的睡眠时间只有5-6h,这并非是老年人的睡眠需要减少,而是其睡眠能力的降低。
2、认知症长者更易发生睡眠障碍。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贾建平教授领衔的团队发表的论文,对中国60岁以上成人的痴呆症和轻度认知障碍的患病、危险因素和管理现状进行了全面研究。
经统计,痴呆症(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症和其他痴呆症)和轻度认知障碍的患病率在中国非常之高。
在中国≥60岁老年人中,经年龄和性别调整的痴呆症患病率约为6.0%,阿尔茨海默病患病率为3.9%,血管性痴呆症的患病率为1.6%,其他痴呆症患病率为0.5%。这相当于,中国≥60岁老年人中,有1507万患有痴呆症,983万患有阿尔茨海默病,392万患有血管性痴呆症,132万患有其他类型痴呆症。
中国≥60岁老年人中,轻度认知障碍的整体患病率约为15.5%,这意味着中国有3877万患者。
众所周知,阿尔茨海默病与脑内一种"坏"蛋白——β淀粉样蛋白有关。这种蛋白在患者脑内产生过多,堆积在神经元周围,聚集形成淀粉样斑块,通过多种途径引起神经元死亡。
而这种"坏"蛋白如果沉积在睡眠相关的脑区,则可能损伤睡眠调节相关的神经元,导致患者出现睡眠障碍。随着疾病进展,患者脑内淀粉样斑块逐渐增多,更严重地影响到睡眠调节相关的脑区神经元,睡眠障碍往往也随之加重。
3、老年人所患睡眠障碍类型及原因。
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没有患AD的老年人也会出现睡眠障碍,但如果患有AD的话,睡眠障碍会出现得更加频繁,程度也更加严重。睡眠障碍常见以下几种类型:
睡眠时间缩短,多数老年人睡眠的时间不足5h。
睡眠规律改变,有的老年人白天睡,夜间不睡。
易受外因干扰,夜间易受外界因素干扰,觉醒频繁,睡眠变得断断续续。
浅睡眠期增多,深睡眠期减少,资料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深睡眠期只占睡眠时间的10%以下;入睡难;易早醒。
可以说睡眠障碍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较大元凶之一。
而造成老年人出现睡眠障碍的原因除了生理机能退化,也涵盖了其他原因。
1)原发性睡眠障碍与老年人体内褪黒素分泌逐渐减少有关。
褪黒素是导致睡眠的主要因素,它与光线有关,越到晚上分泌越多。由于老年人褪黒素分泌减少,导致深睡眠时间缩短,引起睡眠障碍,睡眠质量下降。
2)继发性睡眠障碍。
继发性睡眠障碍比原发性睡眠障碍更常见,占70%?80%,主要有以下因素引起。
3)精神负担过重。
老年人体内各种血管功能逐渐减退,易患各种慢性病,由于对自身疾病的过分担忧,精神压力过重,容易处于焦虑和抑郁状态,从而导致睡眠障碍。